158 0065 3214

五举措促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业发展

日期: 2017-08-14
作者: 信息中心

  物流业作为实体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存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低下、技术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等诸多问题。随着服务业超过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对物流产业功能提出新的要求。物流业面临从传统的低门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依托高科技、资金密集型产业的蜕变过程,也是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物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多种举措促进物流业成本降低。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由18%降至16%,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继续降低物流成本是物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
  一般来讲,企业成本包括自身运营成本和各类外部成本,而企业自身运营成本又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在降低直接成本方面,一是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现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企业规模;二是提升企业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在规模化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在降低间接成本方面,一是完善全国、省地市、区域性物流骨干网,将物流园区规划与流通节点相结合,减低物流企业运输费用支出;二是鼓励物流企业建立联盟,发展共同配送,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空载率,提高物流资源使用率;三是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开发使用力度,加强公共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减少企业独立投入支出,提高信息使用率,改善管理效率。
  在降低外部成本方面,一是消除体制性成本,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为企业创造宽松外部环境。二是进一步减轻税费负担,提高发展质量。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物流企业的抵扣项目逐步完善,减轻了企业税负。建议在此基础上,本着清费立税的原则,严格控制收费政策的出台,对已有的收费政策全面清查,废止、取消不合理的收费政策。
  第二,加快物流资源整合,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随着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形态,通过与服务对象将来紧密协作机制,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很多物流企业都在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涌现出一些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但无论在产业规模、产业绩效、利润水平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经济新常态下提质增效、实现内涵式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物流业提升功能、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推进供应链管理,重构物流流程。为进一步整合不同环节资源,提升产供销整体运营效率,供应链管理成为物流业发展大势所趋,多数跨国企业都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系统。物流企业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对各环节进行整合重构,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对物流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要及时与链上企业配合,将产品经济有效准时可靠地送达目的地,为需求方提供更高效的服务。而且供应链管理要求链上企业对库存、订单等信息实现“可视”,以便关联企业实时了解交易信息,提高应变能力。
  第四,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改善物流效率。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物流现代化水平滞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水平提高,大规模生产、大批量消费使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物流企业不断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设施现代化、管理集成化、企业规模化等手段,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第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当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物流企业之间缺乏合作,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单打独斗竞争状态,造成大量无序竞争,资源浪费严重。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一体化程度加深,物流业已由单纯承担运输仓储职能,转变为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第三利润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程度的加深,催生了订单式生产,对物流供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不同企业在共同目标下,实现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因此,物流企业一方面需要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动关系,通过建立协作机制,为相关企业提供仓储管理以及供应链金融等专业服务,更好地提供物流支撑服务;另一方面要与相关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资产整合、平台整合、品牌整合等方式发展物流联盟,共同实施扩张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开拓市场,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来源于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相关推荐:
2013 . 12 . 11
2016年12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第27号公告,批准发布《物流单证基本要求》(GB/T33449-2016)、《公路物流主要单证要素要求》(GB/T33458-2016)、《仓储货架使用规范》(GB/T33454-2016)、《家电物流服务通用要求》(GB/T33446-2016)四项物流国家标准。  四项物流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  1.物流单证基本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物流领域运输、仓储单证编制的基本原则、要求、要素以及单证填制和使用的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对物流领域单证的编制与应用。  单证是物流流程的记录,是物流信息传递的可视形式。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必然对物流操作过程中所使用单证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物流单证的应用存在许多问题,如各企业所使用的物流单证缺乏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现象严重,甚至出现了同一物流企业面对不同客户时使用不同单证的现象。另外,还存在单证名称不统一等问题,不利于物流效率的提升。该标准发布实施对规范物流单证,促进物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公路物流主要单证要素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公路物流主要单证的基本要素。该标准适用于公路运输物流活动交接环节所使用的单证。  单证是物流流程的记录,是物流信息传递的可视形式。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物流单证的应用存在许多问题,如各企业所使用的物流单证缺乏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现象严重,甚至出现了同一物流企业面对不同客户时使用不同单证的现象。另外,单证的名称不统一,像运单、运输单、托运单等,这些问题将提高物流成本,降低物流作业效率。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可以规范公路物流业务活动,保证公路物流单证的内容一致,确保物流操作过程的高效有序,避免和减少纠纷。  3.仓储货架使用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仓储货架的使用要求、操作要求和维护检查。该标准适用于以人工或叉车存取货物的仓储货架(以下简称货...
2017 . 08 . 07
上海物流公司建设现代物流业是发展现代经济的重要措施,广西地区比较注重区域物流的发展,为发展区域物流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措施。日前,广西环北部湾地区的湛江海关、南宁海关、海口海关,以及北部湾港、湛江港、海南港航、国投洋浦港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三关四港”进一步加强区域通关合作,推进环北部湾港口竞合发展。根据备忘录,湛江、南宁、海口海关将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等区域通关模式应用,推动商品预归类、价格预审核、原 产地预确定和归类、价格等专业认定结果互认,推进区域执法统一性建设,打造三地港口与海关监管场所、特殊监管区域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上海物流公司三关深化合作提升了海关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关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合作层次,关检“三个一”合作范围将逐步扩大到三地港口所有港区和所有进出口需报关报检商品,提升港区口岸通关效率。据悉,三关将综合运用区港联动、内外贸同船运输、水运中转、海铁联运等监管新举措,支持三地港口与物流腹地共建“无水港”,减少货物在港滞留时间,进一步延伸港口功能和拓展区域物流。港口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因此要注重区域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2013 . 12 . 11
随着铁路货运业的不断改革,铁路货运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我们来看看上海货运是如何发展铁路物流的。今年以来,上海货运不断深化货运组织改革,加强物流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物流总包和接取送达业务,努力打造全程物流服务,拓展货运市场。上海货运不断深化货运组织改革,近年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强货场物流设备设施建设,提高物流发展能力。今年该局计划投入1.34亿元,加快 推进玉林、湛江、乌鲁木齐南等货场“短平快”扩能改造,优化完善乌鲁木齐沙井、柳州西鹅、桂林西3个物流中心设备设施建设方案,提升仓储与配送能力;充分 利用无轨站、客票代售点等窗口,拓宽揽货渠道,目前已建成42个无轨站。乌鲁木齐局大力拓展接取送达服务,延伸服务链条。他们与52家社会物流企业开展接取送达联营合作,构建起完善的接取送达网络,加强物流配送系统推广应用,拓展接取送达服务。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办理货物接取送达139万吨,收入2661万元,业务量占货场总运量的17%。上海货运主动适应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大力承揽物流总包业务。他们定期开展市场调查,摸清生产制造企业原材料和产品的物流外包需求,加强 运输时限、财务结算、违约责任等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选定目标企业和目标项目,开展物流总包业务,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截至9月5日,该局承揽企业物流总 包48家,累计发送货物95.7万吨,收入1.57亿元。
2017 . 08 . 14
形成物流风险的成因风险分析就是遵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恰当的方法,根据投资项目风险的基本特征和识别原则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并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引起风险的原因并评估可能引起的风险的大小,目的就是找出规避风险的对策,将投资项目的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中小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过程涉及很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直接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顺利运行,形成风险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客户方的原因带来的风险。在物流服务过程中,物流服务费用的获取是物流企业收入的唯一来源,因此物流服务过程中,客户信誉和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客户中途取消合同,则为该客户进行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前期投入不能及时收回,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2)硬件设备的原因带来的风险。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完善的硬件设备是物流企业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前提。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除了会出现一些经常发生的设备故障而带来的风险外,还会出现一些事先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这些是构成营运过程中的重要风险因素。(3)管理人员的原因带来的风险。在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都是在依靠物流企业 的管理人员进行协调,如果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和失职,会导致服务率的降低,甚至会造成生命、财产等重大损失。这种风险在物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应 给予足够重视,对此类风险控制是整个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障。
网站导航
15800653214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闻路8号3幢
电话:+86 0755-2955 6666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
Copyright ©2017 - 2020 上海康烁物流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6

二维码管理

1

QQ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614-5665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